大型教培机构集体转型,小辅导班花样百出,家长:谁老实谁吃亏吗

在2021年,教育行业最引人关注的一定是“双减”政策的落地,毕竟这关系到每个孩子学习的问题,没有多少家长会不在意。

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,校内外都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,中小学各年级的学生相继减轻了学习负担,而校外培训机构无论大小,倒闭的倒闭、转行的转行,可以说行业迎来了自己的“寒冬”。

一转眼“双减”进入了2022年,从目前的形势来看,各省市通过实践都取得了一些成果,比如低年级取消了排名和纸质考试,高年级的自习课、考试也被纷纷叫停,校外的补习班也失去了踪影,似乎一切都在说明,学生们已经和辅导班彻底“告别”。

双减之下,教培行业一夕之间从“朝阳”走向“夕阳”

其实“双减”的到来对于校内外都是一场考验。学校里的老师要面临新的工作安排,而校外则是行业的一次变革。

随着国民素质不断提高,教育走进了每一个家庭。几乎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,所以无论城市规模的大小,每个地方都有不少的补习班、兴趣班存在,教培行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朝阳产业”。

不过,当“双减”落地之后,教育培训一夜之间从“朝阳”走向了“夕阳”。K12业务纷纷关闭,教师团队被解散,许多机构开始寻找新的出路,“补课”仿佛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一样。

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?没有了校外补习家长们就不再焦虑吗?

大型教培机构集体寻求转型,小型辅导班花样百出,然而放养的家长“傻了眼”

多年经营的教培机构如今都去了哪里?我们先来看看那些知名企业。

“双减”之下,很多大型教培机构开始寻求转型。像全国知名的新东方,宣布告别教培进军直播行业,希望通过带货销售农产品,帮助乡村振兴,而大家都熟知的猿辅导,也已经转型卖起了服装,“教培人”转眼间都成了“直播达人”。

相比大型机构,在“双减”政策中那些小补课班似乎就会灵活很多。它们其实并没有像大机构那样完全消失,相反还呈现出了“花样百出”的态势。

比如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家长,认为“小班教学”比较有效果,所以就开始请老师给孩子进行一对一、一对多的辅导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规模稍大的补课班干脆“化整为零”转变成了几个小型辅导班。

另外,还很多托管班、小饭桌在负责接送孩子的同时,其实也在承担辅导学习的功能。这些小型补习班不仅形式多样,学习的地方也比较隐秘,只要周围的邻居不举报,家长们更不会“无端生事”,所以相关部门很难发现。

这样悄悄补、偷偷卷的现状,给那些“放养”的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,原本想“躺平”的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孩子学习的问题。

就像有位“放养”的家长说的:这该咋办呢?难道是谁老实谁吃亏吗?那既然知道别人都在补,我们当然也不能看着孩子彻底放松下来。

补习班为何层出不穷呢?主要在于家长的焦虑感

从外界看来,各类辅导班的存在让家长们变得越来越焦虑。但是实际上,正是家长们不停地“内卷”才使补习班层出不穷。

不少家长本着“孩子一定要有出息”的心理,不断给他们“加码”。怀孕的时候就开始胎教、幼儿园必须找到最好的、小学之前各种兴趣班报个遍、上了大学哪个学科也不能落下,在这种大环境中,补习班如雨后春笋一般“成长”了起来。

然而补课之后的结果就是,家长们变得更焦虑了。

毕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,补课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辅助作用,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被队伍落下,家长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“挤进”补课大军。

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号召家长不要给孩子补课,但是从家长角度,孩子成绩不好得补,成绩好了更要补,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,自己必须加劲,毕竟孩子的未来最重要。特别是那些即将面临中考、高考的孩子家长,为了成绩更是牟足了力气。

“外挂”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,想要长远发展还得看学生的自觉性

补课到底是不是考试的“通关秘籍”呢?其实现在看来,它顶多只能算是一个“外挂”,说白了虽然能够解决一时的问题,但是绝对不是长久之计。

想要学习成绩长远发展,还是要靠学生的“原动力”,也就是具备学习的自觉性。但是这需要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实现。